房貸補貼3萬元申請截止日期是12月29日!線上申請、線上查詢在哪裡檢視?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數據,2023年房貸補貼2.0截至目前成功申請約70萬人次,完成撥款43萬人次。內政部部長林右昌此前曾指出,今年房貸補貼申請時間至12月29日下午5時。還在觀望的民眾,房貸補貼如何線上申請、查詢?申請步驟有哪些?登記資格限制是什麼?《經理人》將為您詳細解答!
房貸補貼自推出以來,已有超過70萬民眾申請,其中43萬戶已經獲得補貼,每戶可獲得3萬元的補助。這一補貼計劃由內政部提出,旨在支援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該計劃在3月23日經過行政院的審查並獲得通過。近日,內政部宣佈,民眾可以通過線上方式申請房貸補貼,審覈通過後將一次性獲得3萬元的支援金。這一政策是爲了減輕房貸戶的負擔,特別是針對一定收入以下的符合條件的自用住宅貸款戶。這些貸款戶的房屋價值必須在一定限額以下,且他們只能有一筆自用性質的購房貸款,不能有未償還的呆賬。通過這一補貼計劃,預計將有55萬戶中低收入家庭受益。
房貸補貼線上申請、線上查詢可利用「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援專案線上申請網站」。內政部也開放免費查詢專線服務:(02)2162-1239,民眾可於週一至週五的上午 8:00 至下午 6 點撥打電話以瞭解資格條件及申辦方式。
房貸補貼規畫內容如下:
房貸補貼誰能申請?有什麼資格限制?
房貸補貼的補助對象是國內自用住宅貸款戶。112年度房貸補貼專案的目的是爲了減輕房貸戶的負擔,針對一定收入以下符合條件的國內自用住宅貸款戶,每戶提供3萬元的支援金。幫助對象是112年2月28日已有貸款餘額的人,而不是未來要買房的人。
借款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需要符合以下條件才能申請房貸支援方案:僅有一筆自用性質的購房貸款,並有非呆賬的貸款餘額;合計持有的房屋數量不超過一套;原始核貸金額在一定限額以下;以及家庭成員的各種收入總和在一定限額以內。申請人必須是借款人,同一貸款或同一住宅只能提出一次申請。如果共同借款人想要申請,需要先與金融機構確認主借款人,由主借款人提出申請。
預計將有55萬戶中低薪房貸族受益於此項補貼。符合條件的申請者將會獲得3萬元的一次性支援金,這將直接存入貸款人指定的繳款賬戶中。
房貸補貼的申請時間是2023年6月1日上午9點開始,採用全面線上申請制。如果不會線上申請,可以就近到承貸的金融機構尋求幫助。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年12月29日,在此期間民眾都可以提出申請。
申請房貸補貼,可以領多少?
房貸補貼會在民眾申請核定後,由政府一次撥付,「每戶」可以補助 3 萬元。
3 萬元的數字怎麼來的?內政部是以全國平均房貸餘額 495 萬元,111 年央行累積升息 0.625% 來估算而得。
房貸補貼的申請開放時間為2023年6月1日上午9點,採用全面線上申請制。如果申請人不會線上申請,可以就近到承貸的金融機構尋求幫助。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年12月29日,在此期間內,民眾都可以提出申請。
房貸補貼的申請流程包括填寫相關資料和進行資格審查。申請人需要填寫借款人姓名、身份證字號、戶籍地址、聯繫方式、貸款金融機構名稱和貸款抵押房屋地址等資訊。提交申請后,營建署將在3個月內進行資格審查,核發覈定函或駁回申請。如果核發覈定函,大約40天內就可以領取到支援金。支援金將通過原貸款銀行直接存入貸款人指定的繳款賬戶中。
房貸補貼的申請流程為:申請人可從6月1日起在官網上進行線上申請,提交資料。營建署和金融機構將對申請進行資格審查,審查通過後將核發覈定函或駁回申請。申請合格者可以自行下載覈定函,金融機構將直接撥款至貸款人的繳款賬戶中。
為什麼要提供中產以下民眾房貸補貼?
央行去年連 4 次升息,使得房貸族壓力愈來愈大,為了減輕升息壓力,內政部透過房貸補貼來協助一定年收入以下,原始貸款總額一定金額以下的中低薪房貸族,以面對後疫情時代的生活。
房貸補貼的推出,預期約可嘉惠全國 55 萬貸款戶,其中臺北市約占 4 萬戶,非臺北市其他城市大約 51 萬戶。
房貸補貼不會增加差距或圖利房東。房貸補貼的重點是減輕中低薪房貸族的居住負擔,而不是鼓勵未來要買房的人。它不適用于購買高房價房屋的人,核貸金額在臺北市超過850萬元、其他縣市超過700萬元的情況。此外,房貸補貼也不會補助給出租房子的房東。
內政部強調,該計劃是爲了支援受到疫情衝擊的中低薪民眾。此外,政府還會繼續通過擴大推動租金補貼、增加直接興建社會住宅和擴大辦理包租代管等措施,讓民眾能有更多元的居住支援選擇,並實質性地減輕他們的居住負擔。
對於其他問題,申請人和其家庭成員如果正在享受政府其他住宅相關協助措施,可以同時申請本方案的房貸補貼支援金。此外,申請人不需要將戶籍遷入所持有之房屋。
對於任何其他疑問,可以訪問官方的問答區進行了解,或者在週一至週五的8:00-18:00撥打內政部的免費諮詢專線服務(02)2162-1239,以瞭解資格條件和申辦方式。
本文章圖片來源於: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6434?